我校开展“践行课标·精研教材·优化课堂”系列活动之:读书交流会(数学学科)_世界新消息
— 杨柳青镇第一小学 —
(资料图)
我校开展“践行课标·精研教材·优化课堂”
系列活动之:读书交流会
数学学科
为落实2022新版课标精神,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开展“践行课标·精研教材·优化课堂”系列活动之:读书交流会。为支持此项活动开展,教务处为各学科组购买了课标解析理论书籍,各学科组结合书籍中的理论知识与自己设计的教学案例展开了此次读书交流会。
各位教师将对新版课标精神的领会融入到理论专著学习、教学案例设计、作业设计等系列活动中,通过学思践悟,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透彻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的结构变化,从而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第八周至第十周,由数学学科组进行交流分享。
一年级
交流教师:何岩岩
数量关系——加法模型的初步理解:加减法的认识
教学片段1: 说一说——感悟加减法的意义 1.初步认识加法 出示教材24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片含义,借助动画演示小女孩把两只手里的气球合并在一起,学生就会说出“我看到小女孩把3个红气球和一个蓝气球合起来了。”学生在说一说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情境图的意思。并让学生借助手势表示,强调合并用加法表示。再次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一说1、3、4分别表示什么,了解每个数字在加法中的关系。 2.初步认识减法 借助动画演示小男孩手里气球数量的变化,让学生说一说含义。学生经历了加法的学习,会很快说出图片的意思“小男孩原来有4个气球,放飞了一个蓝气球,还剩下3个红气球。”并用手势表示,理解在总量中去掉1,用减法表示。再次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一说4、1、3分别表示什么。 课标解读: 《新课标》在教学提示中强调:“通过创设简单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本环节呈现了女生和男生拿气球的图,第一幅图,小女生把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并起来是4个气球。第二幅图,小男孩把4个气球放飞1个,还剩3个。通过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气球合与分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加减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加减法表达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基于“合并”和“去掉”的意义来理解加、减法运算。交流教师:张坤
小学一年级数学案例式新课标解读从整体上分析和理解这个内容,从更大的视角理解内容的本质,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拓展到更大的数,甚至还可以迁移到乘法和除法运算之中。两位数加减法是“数与运算”主题中的重要内容,与整数的概念相关,体现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一定会用到数的概念,整体分析小学阶段的“数与运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多位数的运算是一致的,与小数的运算也是一致的,甚至与分数的运算也有一致性。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节课主要讲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特点及拼组。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手中几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些更大的三角形或其他图形,接着用长方形拼一拼。然后进行展示,老师提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如果这两个三角形不是完全一样的,还能这样拼吗?在小学阶段儿童认知结构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逻辑理性转变,从具体到抽象转化为表象的过程,需要一个完整而又缜密的认识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课标》强调“理解数位的含义”,应当在学习中,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感受数的表示的不同方法,用恰当的方式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数值不同,初步感悟和理解数位的含义;经历操作、交流、质疑、理解的过程,初步形成数感。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对数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教学时往往停留在学生数数、认数、读数和写数上,对数位的理解,特别是十位上的1表示10的理解不够深人。例:“11-20 各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1-10的认识”基础上对数的进一步认识,重点是对数位的理解,即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数值不同。这个内容的学习对后面百以内数、万以内数等更大的整数的认识,乃至小数的认识都很重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二年级
交流教师:代英楠
课标解读——用字母表示数
2022版课标指出,符号意识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集中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单元的内容后,设计的一节有关字母再应用的课。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如下几点:第一,要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第二,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各种方法的价值;第三,通过比较,让学生再次感受“用字母表示数”方法的一般性;第四,在回顾与反思中体会“用字母”是数学表达与思考的重要形式。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能用自己的方法将具体情境中的关系一般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和推理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感受“用字母”是数学表达与思考的重要形式,初步形成符号意识和推理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实现以下几点:第一,鼓励学生直面困难,自主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孕育一般化的想法;第三,尝试让字母参与运算,体会字母运算的价值。交流教师:王洪叶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以课例《用尺规作等长线段》为例
一、 课例背景 2022版课标加入了 “尺规作图”,本课例从解决真实问题入手,启发学生利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即“尺规”)来解决“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构思、大胆尝试、交流反思,通过对多种方法的比较,感受尺规作图的价值,初步尝试并表达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发展了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如下几点: 第一,创设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尺规进行线段长短的比较; 第二,鼓励学生交流各种方法,在比较中感悟圆规的作用; 第三,借助线段比较的经验探索如何作等长线段,并用提炼的关键词描述作图过程,在描述中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 二、教学目标 1.能利用尺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能作出给定线段的等长线段,体会圆规两脚间距离与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如何利用尺规比较线段、作等长线段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3.进一步激发尺规作图的兴趣,感悟尺规的作用。 三、 课后总评 第一,尺规作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直观想象和推理意识的 发展。 第二,从解决真实问题 入 手,通过“谁达到了入选校队的标淮”的问题驱动,后发学生利用尺规来解決问题,在做中学,在创中学。第三,注重同伴之间的分享和启发。
三年级
交流教师:刘冉
在测量单元的主题式学习中,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解决问题”为例
一、主题式学习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规定,主题式学习分为两类。第一类,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第二类,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测量单元的解决问题便是第一类,这个学习活动的重心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是有序思考。因此,在活动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注重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学习主题。第二,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第三,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第四,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所得数学结论的合理性。 二、主题式学习实践 基于以上,我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的“解决问题”为例,具体介绍一下如何创设主题式学习,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 1、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有了感性认识,并且会进行这三者之间的单位换算,能够为物体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教材中练习七的第4题创设情境,改变单一练习题的呈现形式,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加入思政教育,培养爱惜物品的习惯。引导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防疫物资,同时做好防护,渗透防疫人人有责的观念。“学校购买了五类防疫物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和700千克。现有两辆载质量为2吨的汽车运这些物资,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引导学生审题,我们获得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很快发现:已知条件是五类物资的质量,有两辆载质量为2吨的货车可以运货;问题是怎样装车一次运走。此时,确定本次学习活动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 2、梳理条件,发现数学问题。 (1)对于“载质量2吨”的理解各不相同 知道了这道题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后,我引导学生继续梳理已知条件,并提出疑问:“你觉得已知条件中,哪些字比较关键,或者哪些词不太理解。”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学生对于“载质量”这个词形成了不同意见。在这个学习活动中,要想解决一次运走这些物资的问题,先要弄清楚两辆车能承载的质量之和是多少。通过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载质量2吨”指的是两辆车能承载的物资的质量之和一共是2吨,而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载质量2吨”是指每辆车都能承载物资2吨,合起来是4吨。此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写着“载质量3吨”的大货车图片,紧接着提问,“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一说这里的载质量3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一看图片,就明白了原来“载质量”说的一辆车的承载重量,于是争先恐后地为其他学生解说。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处数学常识都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发展学生量感。 (2)处理单位不统一问题。 师:要解决这件事之前,大家观察题中的这些数据,我们要干一件什么事? 要把2吨与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和700千克先统一单位,再去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3、分析问题,探寻多种策略。 师:大家探究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让每辆车上装的物资的质量的情况是怎样的?大家经过思考后一致表示是“使每辆车的物资总质量不超过2吨”。扫清所有障碍后,采取小组探究式学习来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每四个学生为一个小组,三个动手操作,一个记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装物资,才能不遗漏呢?通过实践,学生提出,用数学符号标记。给每项物资编号,1号到5号。给每辆车赋予符号A和B。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方法很容易重复。于是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搭配中列举法解决。通过探索,我引导学生把防疫物资看成上衣,货车看成裤子,来进行搭配的同时进行估算,这样利用以前的学习经验,大家很快就设计出了解决策略。在本主题式学习中,我还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呈现完整的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概括总结能力。但是在展示后,学生发现,虽然策略很多,但是杂乱无章,很容易混淆。因此,引导学生寻找有序思考,引出列表法。在本环节中,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更加方便快捷。交流教师:王薪然
践行“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准备,精准把握“新课标”的精髓,不断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中例2《8的乘法口诀》一课,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我将从以下方面来说一说如何在本节课中体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课前试编 我会通过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进行试编8的乘法口诀,孩子们在试编的过程中,根据2-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编制。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会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里面的数学信息,形成数学思考,从而将8的乘法口诀表达出来。整个预习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三会”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课中明理 在导入环节,我会这样问:你能不能根据以前学习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形式,来编一编8的乘法口诀呢?此活动一是为了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二是将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及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课堂上呈现出来。 在新授环节,提问学生,在这幅图中,每行有8个蛋糕,两行有几个?3行、4行……8行有多少个?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同时,鼓励他们用最快捷的方法来计算,整个思考过程学生都在围绕数学思维来进行思考。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表达,展现了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践行了核心素养的“三会”理念。 在验证环节,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方法让学生进行验证,帮助学生扩宽思路:可以用乘法算式进行验证,也可以用连续加法进行验证,还可以根据7的乘法口诀进行验证……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考的关键的过程,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 (3)课后提升 我会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展现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性作业 | 设计意图 |
这里既有乘法、加法,还有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根据题目灵活计算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 |
b.看图按要求填空 | 借助直观图,考察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观察后进行数学思考并完成练习,巩固核心素养。 |
发展性作业 | |
a.按要求完成填空 | 通过图形和语言表征,理解3个8加1个8等于4个8,体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的核心素养。 |
b.看到8×5,你能想到什么,请你说一说。 | 通过发散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并会用 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夯实了核心素养。 |
探究性作业 | |
a.观察下列圆片个数的分法,你能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吗? | 本道题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的“三会”理念,首先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接着进行数学思考,即每个小题该如何列式,最后是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自己怎样列出的算式。 |
b.你能用上面的方法求出下面图形圆片的个数吗?圈一圈,算一算(有几种写几种)。 | 这道题是上一题的延伸练习,通过这道题,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发散,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进行解答,从而体现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的理念。同时,学生会更加注重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从而解出答案。 |
四年级
交流教师:赵晓玲
新课标解读感悟小数单位
——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
课标在第三学段“数与运算”学习主题中,相关的要求如下: 1.内容要求: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 2.学业要求:能用直观的方式表示分数和小数,能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和两个小数的大小。 3.教学提示:在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与小数有关的数学文化,理解、描述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进一步提升数感。 案例解读 : 【片段一】 小数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小数”,随即问学生:小数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你能表示出来吗?) 生:小数得有 0,还得有个点儿。 生:小数是不整齐的数,比如0.3 就是不整齐的小数。 生:小数很小,小数是比1小的数。 生:0.5元是5 角,钱就是小数。 (师生讨论:0.5元是什么意思?5角与1元有关系吗?1角又该怎样表示呢?) 【片段解读】 《课标》在教学提示中指出“在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在学习小数的意义之前,学主已经在第二学段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对什么是小数有一定的了解。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对小数的理解,提出“小数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这既能使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小数,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同时能检验学生目前对小数的理解水平,以及与当前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存在的困惑。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现有的想法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于进一步教学活动的组织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现有的理解可以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起点,也是如何对学生指导、解惑的基础。 二、案例解读——片段二(《课标》解读) 【片段二】 围绕关键问题深度讨论、交流。(老师抓住学生不同的理解与表达,从第5个同学由“正中间”改为“之间”入手,追问是什么意思。) 生:如果是中间的话好像是0.65。 师:你认为这个小数应离谁近一点儿? 生:应该离0.6近一点,离0.7远一点。 师:谁能表示一下这个数可能在0.6和07之间的什么位置上? 生:这个数应该是在0.6与0.7之间,更往左边一点。 生:我觉得,应该把0.6到0.7之间平均分成10份,贴在1份的位置上。 师:你做的事情真有意义。(顺着学生的想法,把0.6到0.7之间平均分成了10份。) 师:你们刚才说到的0.01 是什么意思啊?可是在图里面我怎么也找不到百分之一,即0.01 呀?(同学们纷纷到黑板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把其中的一个0.1(一长条)分成10 等份。 师:你们知道要把这个图形分成多少份吗? 生:平均分成 100 份。 生:(该生将整个图形分成了100份)一小格儿占整个图形的1/100,也就是0.01。 师:现在的阴影部分,有多少个0.01? 生:有61个0.01,也就是61/100. 【片段解读】 《课标》解读这个片段是本课的核心环节。教学活动从讨论0.6和0.7之间开始,这是理解新的小数单位(百分位,0.01)的关键,学生在这里出现困惑和不解,正是需要深度探究之处。以下相关问题的讨论、质疑、直观表达等过程,是学生探索的过程,也是从对小数的数位模糊的认识,到逐步清晰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课标》的内容要求,“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学生不仅用语言表达,还画数线图,在图形上把一个长条平均分成10份,进而又将整个正方形再平均分成10份,直观地理解增加的小方块是大正方形的1/100。 学生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也实现《课标》提出的“感悟计数单位”的要求。从学生对“一小格儿占整个图形的1/100,也就是0.01”的理解,到引导学生理解“现在的阴影部分,有多少个0.01?”“有61个0.01,也就是61/100,学生逐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小数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的计数单位与整数计数单位的联系。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了语言描述、几何直观、分数和小数等多样的方式表达,使学生体会“用恰当的方式表示小数”,恰当地运用几何直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形成数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五年级
交流教师:任亚静
《因数与倍数》单元课标教学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数的认识中提出:“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一、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一)纵向梳理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二)聚焦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单元整体规划 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3和5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 3.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4.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5.了解奇数与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通过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偶性),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单元教学重点 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2、5、3的倍数的特征。 (三) 单元教学难点 概念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四、单元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过程。 2、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总结的完整过程。 3、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促进理解与记忆。 4、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六年级
交流教师:肖全敏
感悟统计意义:理解百分数
一、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内容结构上将“百分数”由原来“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调整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与平均数一同作为统计量进行教学,这是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转变,凸显了百分数的统计意义。这意味着百分数从2011年版课标的“一个数”“一对数”的意义识别,已迈向了2022年版新课标的“一群数”数据意义的表征。 二、 课标要求 1、内容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百分数的意义,能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应用统计图或百分数,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2、学业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能在真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问题。能在认识及应用统计图表和百分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3、教学提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百分数教学要引导学生知道百分数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既可以表达确定数据,如饮料中果汁的含量,税率、利息和折扣等,也可以表达随机数据,如某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某城市雾露天数所占比例等。 建议利用现实问题中的随机数据引入百分数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了解利用百分数可以认识现实世界中的随机现象,作出判断、制定标准。因此在百分数的教学中,需要体现百分数对随机现象和数据表达的统计价值,在对随机数据信息不断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中发现规律,为判断和决策提供服务。 三、 案例:谁的套圈水平高? 通过套圈活动,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数据是随机发生的,百分数是对随机现象的表达。可以让学生体会百分数是对事物程度的刻画,运用百分数解释和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人们作出判断和预测,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培养数据意识。 四、 实践活动 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中利率一课时,我设计了实践活动:怎样设计存款 方案? 这个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百分数,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交流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理解百分数是对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表达;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是对随机数据的表达,感受百分数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与对策。 今天以陈希孺教授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分享: 习惯于统计规律看问题的人在思想上不拘执一端,他既认识到一种事物从总的方面看有一定的规律,也承认例外。交流教师:沈佳
基于量的合并发展模型意识下的“总量与分量”教学实践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减法”为例
2022版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在2022版课标的第二学段“数量关系”中增加了“总量=分量+分量”这一内容,并且指出:“常见数量关系的教学要在了解四则运算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现实问题中的加法模型是表示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 一、本节课在发展学生模型意识方面力求突出如下几点: 第一,根据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感悟一类问题的特点。 第二,启发学生体会并概括一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第三,丰富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能用加法模型解释,感受加法模型的普适性。 第四,运用概括的数量关系解决更多的问题,包括减法问题,体会模型的价值。 二、学习目标 1.探索总量与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总量=分量+分量”,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发现用“总量=分量+分量”解决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模型的普适性。 三、学习活动 活动一:自主提出问题,尝试分类研究 本课开始,教师先是创设情境,针对一个现实场景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展开分类研究。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感受到对一个现实场景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和数学相关;二是让学生意识到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分类,一类一类看。随着本课后续学习进程的推进,学生将意识到“总量与分量”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 活动二:聚焦一类问题,概括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此类问题都是”用加法“解决的,明确“整体”和“部分”。在反馈环节中,教师询问图所表示的意思,强调把两部分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这一共性,形成对这一类问题的深入认识,最后再给出总量、分量等名词,形成数学表达。 活动三:丰富问题情境,体会模型的概括性 在这个环节,教师创设了 “移入”和“增加”两个新情境,丰富了学生对加法模型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具有相同数量关系的问题都可以用此模型来解决。 活动四:应用拓展,感悟模型的普适性 本活动的设计分为两层。一是对数量关系的应用,由解决“加法”问题扩展到解決“减法”问题,使学生能从更多的角度理解总量与分量之间的关系,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感悟模型。二是鼓励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入理解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到:一个模型可以解決很多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再次指向加法模型的普适性。 四、 课后总评价 “加法模型”是新增的内容,作为常见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感悟模型意识。本节课切实落实了以下两点:第一,启发学生概括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第二,让学生感受加法模型的普适性。从现实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分类聚焦研究到完善对模型的认识,到用模型解决问题,再到回归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等活动中,学生的模型意识得到了切实发展。此次读书会暨数学学科集体教研活动圆满落幕。全体数学教师认真参与,积极互动,认真撰写了教研记录。集体交流活动结束后,各年级学科组根据需求互换书籍,由组长组织本学科组教师继续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实效。
-END-
撰稿:交流教师供稿初审:教务处
终审:陈宝茹
编辑:曾茹雪